<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工作>>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克服八种不良心态自觉远离职务犯罪(羊城晚报地方版2012年6月18日)
        时间:2012-11-0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珠检之窗

          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是公务员远离职务犯罪的重要法宝。目前我国的职务犯罪研究认为,不良心态往往是导致职务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以下八种不良心态,公务员应早注意,早发现,早调整,保持心理健康,自觉远离职务犯罪。

          一、攀比心。攀比是一种缺乏客观基础、不切实际的、超出个人实际能力的比较。过于攀比会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不顾实际能力去掩饰与比自己强的人的差异;二是导致眼红和嫉妒,产生“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的愤懑。很多贪官就是为了解脱攀比带来的痛苦,在与同事或朋友比房子大、汽车靓、情人多的过程中以权谋私走向职务犯罪道路。 

          二、虚荣心。虚荣心源自人的荣誉感。荣誉感实际上是自己在得到他人或社会肯定的一种满足感。荣誉感也是个人的发展动力之一,会让人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虚荣就是一种不良的心态,因为虚荣是没有事实做基础、虚幻的荣誉。虚荣心太过了,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三、盲目从众心。盲目从众心理在腐败方面起到心理传导作用,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一些公职人员会受到本单位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与之同流合污。比如,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当中有一个常见的特点,就是在某一系统或某一单位出现窝案、串案的几率高。窝案、串案就是从众心理导致的结果。 

          四、吃亏心。官场上的吃亏心态主要有两种:一是所谓的“59岁”现象,即辛苦工作一辈子,要啥没啥,再不捞点,亏死了;二是“能人”现象。那些年富力强、干得多、贡献大的国企领导或公务员,觉得自己的工资收入与所作的贡献比起来,反差极大。这时,极容易产生自己多得一点是理所应当的,否则就吃亏了。 

          五、放任心。主要表现为对一些不正之风不在意,对一些小节问题不在乎,错误的认为,只要不直接拿别人的钱,做点其他的事没问题。久而久之,心理防线就薄弱了。于是碰到一些人主动送上门的好处,采取放任的态度,视之为当然,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很远,回不来了。 

          六、玩物丧志心。玩物丧志是人对某种个人爱好的过度痴迷而导致的。不好的爱好百分之九十会让人丧志,而使心理失衡,赌博是公务员当中常见的一种不良爱好。因沉迷赌博而丧失志向、原则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例举不胜举。除了赌博,另外一个极为让人丧志的爱好就是好色。总是有那么一些公职人员禁不起女色的诱惑,用女人的美貌做自己的手铐。另外,有文化品位的爱好,过了也会出问题。 

          七、侥幸心。一种是:他贪都没事,我拿一点应该也没事;另一种是:自己有人罩着,发现不了,即使出了事,也能找到人说情,找到保护伞。 

          八、耍特权心。有些人一旦有特权,心理便膨胀,特别是权力受到挑战的时候,极容易失去常态,做出非常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