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检察院首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2002年成立的珠海市金湾区检察院,是以1994年成立的原珠海市西区检察院合并红旗、平沙、三灶、珠海港四个检察室为基础建立的基层检察院,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金湾区院在市检察院和金湾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大胆创新,多措并举,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和2010年,金湾区院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并被授予珠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今年2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严格评审,金湾区院首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成为珠海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基层检察院。
一、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向人才要战斗力
一是整顿作风,凝聚人心。2007年初,该院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教育整顿活动,认真查摆工作作风涣散等16种不良现象,全面整顿机关作风。二是建章立制,规范执法。在教育整顿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76项规章制度,使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了对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管理。三是政治建检,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开展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道德。四是以学育检,提升素质。制定出台了《人才培养十大措施》,强化各类教育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该院向少良检察长连续2届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检察长”,有1名干警获全省“优秀公诉人”称号等。五是科学管理,激发活力。扎实推进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建设,提升了检察管理科学化水平和组织核心竞争力。六是理顺机制,提高执行力。积极推行效能监察机制,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大力培养高效率执行文化,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大大提升了队伍的执行力。
二、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创新“大兵团”侦查机制,提高查处职务犯罪能力。2007年开始,该院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整合侦查、公诉、侦监、法警、技术、后勤、办公室、纪检等八个部门的优势资源,建立“大兵团”式的侦查机制,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新局面,成功查办了多起大要案件。二是创新案件线索收集机制,拓展线索经营能力。针对辖区案件线索不多的局面,转变被动应付、等案上门的观念,积极发动干警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找线索”,向犯罪嫌疑人和行贿人“要线索”,与纪委及其他执法部门协作配合“扩线索”,从而有效拓展案件线索经营能力。三是创新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建立纪检监察人员对办案关键环节实行同步介入监督机制,并在办案第一线设立临时党小组,有效促进文明执法,确保了办案安全。该院连续4年未发现有反映干警违法违纪现象的投诉或举报。四是创新人文疏导机制,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当发现干警出现思想作风和廉洁自律不良苗头或情绪波动时,由政工部门负责人、主管副检察长、检察长逐级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将“从严治检”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强化法律监督为主线,服务大局富有成效
一是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全力促进经济发展。如2008年该院逮捕起诉了张超桂犯罪团伙强迫交易、故意毁坏财物、阻扰政府回收土地案件,有力促进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并为投资达数十亿元的市重点工程项目??海泉湾二期工程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二是立足和谐社会建设,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主动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严肃查处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探索推行刑事和解机制、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及“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等等,有效提高了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三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政府投资安全。注重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努力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法治保障。如2010年该院与区纪委密切配合,一举查处了三灶镇干部杨某等人利用职权干预定家湾工业园区堤防工程招投标、牟取非法利益的重大贿赂案件7件7人,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保障了政府投资安全。
四、以提升检务保障为基础,夯实发展长远根基
由于历史原因,金湾区院自建院之后,曾长期靠租用不足一千平米的旧楼办公办案,检务装备较为落后,条件艰苦简陋,严重制约了检察工作的发展。2007年起,该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争取多方支持,克服了地基基础差、建设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在一年半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新办公大楼建设任务,彻底告别了长期以来靠租房办公办案的历史。该院以新办公大楼落成搬迁为契机,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突出抓好信息化建设,建设了集规范化、自动化和科技化为一体的办案区,并合理配套各种检察文化设施,大大提升了检务保障水平,为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