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老年人积攒了一定的存款,却没有合适的投资途径,存在资产贬值的担忧,故而对于投资项目、投资理财的宣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因此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以“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为噱头诱惑老年人,先给予小恩小惠,再向其募集资金,甚至以提前返利引诱老年人拉人投资,达到非法集资或诈骗的犯罪目的。
69岁的吴伯(化名)在闲逛时,收到一份广州市某化工公司业务员派发的宣传单,上面写着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计划。业务员介绍到,该公司具有募集社会资金的资质,并承诺以最高不超过银行利息的4倍返本付息。 围观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吴伯也非常好奇。业务员当即表示有兴趣的可以乘坐公司安排的车辆到办公地点详谈。于是,吴伯与很多老人便一同前往该公司的番禺办事处大楼。 该公司的办公地点位于番禺城区中心地段的某酒店大厦内,负责人向吴伯等人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发展历史、发展前景、利润情况,还耐心地讲述因扩大生产经营需吸纳社会资金的计划,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投资金额及可获得的相应回报。 同时,公司负责人还介绍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老人们听闻后都对负责人的能力表示赞赏。之后,吴伯等人多次受邀到公司喝茶、吃饭,参加该公司组织的水疗活动等,且每次活动后吴伯都能免费领取鸡蛋等小礼品。 期间,有人提出想参观一下公司的生产线,负责人便安排吴伯等人到该公司的生产基地,观摩产品生产流水作业过程。 经过多日了解和一番实地考察,吴伯终于放下戒心,决定投资人民币15万元,为自己的养老钱增值。吴伯首先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钱款转入公司负责人的个人账户,接着在该公司的番禺办事处与负责人签订了《借款合同》,并收到了公司财务出具的《收款收据》。 第一个月,吴伯如期收到了5000多元的投资款利息和分红款,但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相关款项。吴伯急忙赶去番禺办事处,却发现大门紧闭,而公司负责人在电话中也一直推脱搪塞,后来更是直接失去了联系。吴伯思虑再三,选择到派出所报警。 经侦查,共有30名老年人被骗,损失金额共达110多万元。公司负责人供述承认其打着公司募集资金的幌子行骗的事实,并称要求业务员在派送宣传单时重点选择派给老年人,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存款,同时想投资增值的愿望更强烈。 该案中,所募集的资金除了维持番禺办事处的场地租金、业务员的收入、投资人的请吃和娱乐费用之外,其余都被负责人用于个人消费,完全没有用于公司经营和生产上。 经番禺区人民检察院起诉,番禺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老人安,则家庭安
家庭安,则社会安
番禺检察在此呼吁
以温情真情挤压“行骗空间”
用耐心细心铸就防诈守护盾
提高老人防骗“免疫力”
全力守护养老“钱袋子”
编号: |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上传*
|
|||
出生日期* |
|
政治面貌* | 籍贯* | |||
身份证号码* | 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 |
|||||
学历* | 学位* | 是否有驾驶证* |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
毕业时间* |
|
外语水平* | 联系电话* | |||
工作单位* | 身高体重* | |||||
联系地址* | 户籍地* | |||||
现住址* | 婚姻状况* | |||||
个人简历 (填写需从大学开始) |
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求职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