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在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四周年之际,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检察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公益诉讼白皮书(2020-2021)》(下简称《白皮书》)专题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该院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东蓊主持,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宇筠对《白皮书》作专题发布,发布会邀请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中国经济导报等8家知名媒体记者参加,并通过“一直播”平台同步直播。
本次《白皮书》发布以2020年以来南沙区检察院办理的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数据为基础,客观分析近两年公益诉讼案件特点,详细总结该院近两年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成效、经验和做法,为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南沙经验。同时,《白皮书》还首次发布了4个由该院办理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3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1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研究基地2020年度检察公益诉讼优秀案例,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丰富海洋公益诉讼南沙模式,构建自贸区海洋保护共同体
南沙区检察院立足区位海洋特色与自贸区制度优势,在全国率先推出并立体化打造“海洋公益诉讼南沙模式”。一是积极创新体系机制,先后与区内多家行政机关联签海洋公益诉讼协作办法,联合国家科研院所共建全国首个海洋公益诉讼联合实验室,2021年11月,牵头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两地检察机关会签工作意见,三地协同保护自贸区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共办理非法捕捞案件13件,组织违法行为人增殖放流鱼苗8万余尾,追缴生态损害赔偿金63568.56元。二是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主动作为、能动司法,构建公益诉讼环境资源多元修复机制,引导涉污染环境企业出资建成广州市首个海岛生态公益园——栖碧园。三是积极挖掘海洋历史文化,推动海防炮台文物修缮利用,保护虎门炮台及炮台遗产7处,推动在南沙大角山炮台设立广州市首个海防教育基地。2021年,“海洋公益诉讼南沙模式”入选广东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典型案例事例。
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着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南沙区检察院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挥社会治理功能,在回应人民群众现实关切中找到发力点,用心用情解决好疫情防控、污染防治、食品药品安全、盲道及其他无障碍环境建设、窨井盖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2020年以来,南沙区检察院开展野生动物与野味清查专项检查行动3次;成功办理全市最大标的环境侵权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案件,涉案企业赔偿金额达2500万元;开展散装食品、食用油管控、药品销售等专项监督行动,抽查餐饮店、学校食堂等场所200余家,整治不符合食品药品安全经营规范企业7家,促使行政机关对辖区内122家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隐患约谈;督促整改盲道967处,建设盲道13公里,督促整改其它无障碍设施522处、窨井盖1288处。以实际行动扞卫防疫成果,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
张宇筠副检察长表示,南沙区检察院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中“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的工作要求,聚焦重心、扎实履职,努力办好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领域案件,致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与行政机关形成合力,营造“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工作局面,持续深化“海洋公益诉讼南沙模式”,推动公益诉讼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努力为法治护航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南沙“三区一中心”高质量发展,打造大湾区示范性滨海活力新城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发布会上,南沙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何梓桢主任就媒体关切的海洋公益诉讼工作开展计划、环境资源多元修复机制内涵、公益诉讼“为民办实事”工作成效等问题进行回应。
编号: |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上传*
|
|||
出生日期* |
|
政治面貌* | 籍贯* | |||
身份证号码* | 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 |
|||||
学历* | 学位* | 是否有驾驶证* |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
毕业时间* |
|
外语水平* | 联系电话* | |||
工作单位* | 身高体重* | |||||
联系地址* | 户籍地* | |||||
现住址* | 婚姻状况* | |||||
个人简历 (填写需从大学开始) |
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求职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