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发布2020-2021年十大创新成果,其中,广州南沙检察院(南沙自贸区检察院)年度创新创优工作项目——“降低审前羁押率‘南沙模式’”被评为十大创新成果,这是该院锚准检察工作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局发力点,稳妥探索与港澳司法规则融合对接,积极推动全省检察机关降低审前羁押率试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成果。
创新驱动,追求实效有突破
2021年1月,广州南沙检察院(南沙自贸区检察院)被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为降低审前羁押率工作试点院。依托上级机关试点创新工作,该院将降低审前羁押率试点工作列入年度十大创新创优工作项目,并成立工作推进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节点。借鉴域外成熟实践,创新探索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机制、“犯罪数额+罚金”保证金缴纳制度、弃保潜逃后追逃工作衔接等工作,替代性非羁押措施等工作,以畅通非羁押措施的适用。
制度推动,激励创新有担当
率先出台全市检察机关首份涵盖实施原则、调研考察、深化逮捕标准、提高提前介入、完善捕前分流、跟踪羁押审查、探索替代性非羁押措施、沟通公法联动、监督评查等十四条内容的《降低审前羁押率的实施意见》。出台《刑事诉讼流程异常案件强制研判制度》《社会服务告知机制》等配套文件,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将审前羁押率、无社会危险性不捕、羁押必要性审查等指标纳入检察官业绩考核范围,同时明确容错准则,对于取保候审后出现嫌疑人脱逃或者又犯罪等意外情形的,如办案人员尽到必要的审查责任,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不予以否定评价。
智慧带动,优化办案有保障
联合软件公司、高校专家共同对审查批准逮捕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梳理,针对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评估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模型,从而建立了全国首个“逮捕必要性分析智能辅助系统”及制定系统操作指引。目前,该系统已在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安装试运行,并由专人对系统运行进行修改优化,确保辅助系统能够为司法办案提质增效。
沟通联动,统筹推进有合力
联合高校专家专家共同申报最高检降低审前羁押率相关研究课题,夯实创新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提请上级协调等方式,推进优化公安机关部分办案评价指标。联同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完善区域内拘役刑、缓刑的适用标准,进一步明确逮捕必要性论证标准,以便公、检、法进一步达成共识,凝聚合力。
据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刑事案件不捕率已达43.3%,共对24名犯罪嫌疑人作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或建议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审前羁押率最低降至47%,低于全市检察机关审前羁押率平均水平。在前期调研中,省检察院领导对该院试点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此次发布活动中,广州南沙区政府(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有关部门还同时发布了2020-2021年制度创新案例汇编,该院匠心打造的“涉民营企业柔性执法,靶向服务”“民事行政检察案件公开听证”“审查逮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公益诉讼环境资源多元修复”等四项机制,均入选南沙自贸片区法治营商环境精选案例。
编号: |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上传*
|
|||
出生日期* |
|
政治面貌* | 籍贯* | |||
身份证号码* | 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 |
|||||
学历* | 学位* | 是否有驾驶证* |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
毕业时间* |
|
外语水平* | 联系电话* | |||
工作单位* | 身高体重* | |||||
联系地址* | 户籍地* | |||||
现住址* | 婚姻状况* | |||||
个人简历 (填写需从大学开始) |
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求职状态 | ||||||